大学志愿,我填了专业撸猫

日期:2025-08-07 14:43:51 / 人气:11


又到一年招生季,各大高校招生办为吸引优质生源各展其能。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引发关注,这一专业属于“动物科学”大类下的“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于2020年开设,今年首次面向本科招生。随着“它经济”的蓬勃发展,宠物相关专业在高校的布局逐渐展开,下面让我们从多个方面来深入了解。

宠物专业开设背景

社会与经济背景

过去十余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结婚和出生人口明显下降,空巢老人、丁克家庭和不婚人群比例增长。在此背景下,宠物成为很多家庭情感与慰藉的承载者。近年来,宠物经济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强对宠物经济的支持。毕马威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公共场所打造“宠物友好”空间、高铁推出宠物托运服务、亚洲宠物展持续扩张等,都激发着养宠人群的消费潜力。因此,高校开设宠物相关专业,系统培养行业人才势在必行。

专业开设现状

• 高职专科:早在2001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率先设立“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在黑龙江,11所开设该类专业的院校中,有9所为农业类高职院校。阳光高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高职专科中已有超过150所院校开设宠物相关专业,且多集中在以农牧类为基础的职业院校。

• 本科层面:本科层面开设宠物相关专业、培训班或其他课程形式的院校数量相对有限,大多集中于2020年后起步,仍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高校以原有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为依托,通过设立方向、模块化课程或“微专业”的形式引入宠物相关内容。不同高校专业命名存在差异,如中国农业大学设置“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河北农业大学设有“动物科学(宠物方向)”,还有部分学校采用更具体的名称。从地理分布来看,河南省开设宠物相关专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次为黑龙江和江苏,这与各地高校分布比例相关。

宠物专业学习内容

课程体系

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为例,该专业结合传统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经典课程,融入伴侣动物专业特色,多门课程针对犬猫等伴侣动物展开教学,涵盖宠物营养学、行为学、美容护理、饲料加工、遗传与育种等多个细分方向,不仅关注宠物“怎么养”,更聚焦“为什么这么养”。许多课程是在已有经典课程基础上逐步调整和优化而来,如“伴侣动物营养学”自1995年起作为动物医学院全校选修课,今年正式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体系。
教学侧重

本科院校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出更强的理论深度与科研导向,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而专科院校更注重实操与岗位技能训练。两类教育体系各有侧重,共同支撑着宠物产业向更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

宠物行业现实情况

职业路径

许多学生因喜爱宠物选择就读相关专业,但对就业面向认知局限在宠物医生、饲养员等传统岗位。实际上,现代宠物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医疗、美容、行为训练、营养管理等多领域的综合产业。宠才网数据显示,目前宠物行业已形成20多个细分职业,仅医疗方向就包含宠物医生、化验员、异宠专科医生等不同职能,宠物美容师市场需求也持续走高。此外,伴随内容平台与直播经济发展,“宠物主播”等新兴职业形态也逐渐涌现,宠物行业与数字媒体、消费内容等领域产生更多交叉融合。
工作体验

尽管宠物行业职业路径丰富多元,但从业者常面临“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迷茫”等问题,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与高强度服务会消磨他们的初衷。不过,也有不少人找到了与理想契合的职业角色,能在现实中实现对“毛孩子事业”的热情与坚持。

专业发展前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方向的招生目前还是小众选择。但从行业数据看,2023年我国宠物市场渗透率仅为20%,远低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成熟水平,未来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在不远的将来,宠物相关专业或将逐步走出“小众”,成为更多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注方向。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