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动作游戏,源头竟如此小众
日期:2025-08-18 18:29:29 / 人气:8

7月24日,国产单机游戏《明末:渊虚之羽》上线,本被寄予厚望,却收获铺天盖地的差评与非议。在制作方致歉和推出补丁后,其在Steam上的评价勉强挽回至“多半好评”。而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新时代国产单机游戏多瞄准“魂like/魂系”风格,这一风格背后有着独特的美学来源,其源头可追溯到一个鲜少被人提及的小众流派——“濒死的地球”。
魂系游戏与“濒死的地球”的关联
魂系游戏的特点与魅力
“魂like”指的是日本游戏公司FromSoftware和制作人宫崎英高创作的《恶魔之魂》和《黑暗之魂》系列,以令人绝望的游戏难度和黑暗的美学风格闻名。这类动作游戏不给予玩家割草无双的能力,强调耐心、反应和决策,路边小怪也能对主角造成致命威胁,玩家社区常用“受苦”“受难”形容游戏体验,其狂热玩家被调侃为受虐狂、“魂小鬼”。游戏故事氛围和美术风格上,呈现出弥漫着疫病和诅咒的诸神黄昏般的世界,还采用碎片化叙事手段,玩家需在艰难战斗间隙研读散落的信息来领悟使命和选择。宫崎英高凭借这些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黑暗奇幻游戏品类。
魂系游戏的灵感溯源
流行文化多关注魂系游戏的产品维度,而其美学风格有着更深层次的来源。宫崎英高曾表示早期奇幻尤其是黑暗奇幻作品是其灵感来源,三浦建太郎的漫画《剑风传奇》影响较大,但还有其他早期奇幻作品影响了他。魂系游戏的末日世界有着另类的颓丧主义魅力,体现“世界已死,故事未终”的气氛,这种美学风格可追溯到“濒死的地球”这一小众流派。
“濒死的地球”流派解析
《黑暗之魂》与“濒死的地球”的相似内核
《黑暗之魂》系列故事中,上古时代巨龙统治世界,第一束火焰出现后,英雄葛温掌握火的力量打败巨龙开启火焰时代。但随着时间推移,“初火”成为余烬,黑夜降临,生和死的界限被打破,主角是不死之人,可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角力。玩家可选择成为第二个献祭自己的人让“初火”延续,也可放弃“传火”让黑暗时代降临。该系列确认“传火”成功后“初火”力量也只是苟延残喘,无法改变熄灭结局,体现了宇宙熵增和热寂的状态,世界注定毁灭,这种对“在无可挽回的毁灭前活着的意义”的追问,与“濒死的地球”流派内核完全一样。
“濒死的地球”流派概述
“濒死的地球”出自20世纪50年代科幻作家杰克·万斯的同名短篇小说集。与同时代流行的“黄金年代”科幻小说不同,杰克·万斯构建的异域景观是经历无数次兴衰后走向没落的地球,而非银河系边疆。其故事中,世界末日不是由小行星、核武器等常见因素导致,而是维持世界运转的能量即将耗尽。该流派模糊了科学和奇幻的界限,魔法和科学元素交替出现,如魔法师传授的学问是“数学”,又有人造人、飞行汽车等。作者摒弃对世界观和新技术的讲解,采用高明的“碎片化叙事”策略,角色说话时辅以仿古长句,呈现出“仿佛旧日重现又极其遥远”的质感。
“濒死的地球”的独特魅力与影响
“熵增式浪漫主义”
有人把《濒死的地球》带有的奇异美感总结为“熵增式浪漫主义”。熵增代表宇宙的终结,浪漫主义则体现在理性无法拯救世界时,故事角色顺从本能和直觉,在太阳光辉即将熄灭时探索生命其他可能,追寻爱和意义。杰克·万斯笔下人物历经冒险多是为了私欲,不少桥段带有诙谐、猎奇趣味。早期科幻小说就与浪漫主义紧密相关,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就体现了这种特点,把太阳写得冰冷黯淡增添了浪漫色彩,而宫崎英高在魂系游戏中融入“克苏鲁神话”元素,克苏鲁神话与“濒死的地球”风格在文学史上确有交会,如C.A.史密斯的作品就体现了“熵增式浪漫主义”。
对游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影响
“濒死的地球”独创的法术体系被知名游戏《龙与地下城》收入并影响后来许多角色扮演游戏。其最为知名的继承者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与《黑暗之魂》更像,都探讨了记忆、时间与人性的主题,有“科幻与奇幻混淆”式概念,结局也是开放式的。《濒死的地球》还影响了“科学奇幻”这一风格,虽在科幻文学鄙视链中“硬科幻”居顶端,但“科学奇幻”产生了《沙丘》《海伯利安》等巨作。魂系游戏和“濒死的地球”这类作品,在世界终结前的一瞬,强调个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其趣味接近流行文化中经典提问,玩家在“YOU DIE”中受苦时,能体会到独特的生命体验。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史上最伟大的动作游戏,源头竟如...08-18
- 浙江沿海城市,谁最懂海鲜?08-18
- 保时捷的中国困境08-18
- 谁将接任“时尚女魔头”?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