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发布一周:现象级爆款的热度与隐忧

日期:2025-07-09 22:14:03 / 人气:7


小米 YU7 的横空出世,在车圈掀起了一阵热潮。上市仅一周,单店日均客流破千,试驾甚至需要拼车,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这款车型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小米汽车的认知,也成为了车市中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爆款。
火爆的市场表现:客流与销量双高
上海的小米销售兴奋地表示,小米 YU7 上市初期,有人在商场开门前两小时就排队等试驾,当时人满为患,系统都无法统计入店人数。即便热度稍减,门店日均客流量仍破千,试驾需要排队,甚至出现两个客户拼一辆车试驾的情况。
小米汽车此前给该门店订下了月销 300 台的目标,可实际上 6 天就卖出了 660 台,平均每天 110 台。按日均破千的客流量粗略计算,每十位进店客户中就有一名会锁单购买,转化率相当可观。据销售估计,目前小米 YU7 的锁单量应该有 30 万了。
自 6 月 26 日晚上市以来,小米 YU7 捷报频传,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点排行榜榜首。预购开启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1 小时后,大定突破 28.9 万台。虽然有人质疑 “大定” 成绩存在水分,因为小米汽车的大定条件较为宽松,缴纳 5000 元定金后,若不锁定配置,7 天内可退。但雷军在 7 月 2 日的返场直播中回应,犹豫期长是考虑到小米汽车门店太少,试驾不过来。更重要的是,雷军亲口宣布开启大定三分钟后已锁单 12 万台,18 小时后官方宣布锁单量突破 24 万台,而锁单意味着开始生产,定金无法退还,这一数据与传统大定数据类似,足以证明其受欢迎程度。
从与竞品的对比来看,懂车帝数据显示,小米 YU7 的主流竞品中,除了 Model Y 月销达 2.4 万,理想 L6、理想 L7 等车型月销破万,其余竞品月销过万并不多。2024 年中国 SUV 销冠 Model Y 累计销量为 48 万台,而小米 YU7 上市 18 小时的锁单量就达到其一半。此外,乘联会 5 月数据显示,新能源电动汽车 20—40 万价位的 SUV 销量总和为 16.6 万,还不及小米 YU7 上市 18 小时的锁单量,其市场热度不言而喻。
黄牛现象:锁单量背后的隐情
在小米 YU7 高达 24 万的锁单量中,存在大量二手车贩子以及想要倒买倒卖的普通人的订单。小米汽车南昌区销售预估,其中大概有 6—7 万的订单是黄牛买的,原因是 “小米汽车保值好,也方便转卖”。
浙江台州某二手车车行在小米 YU7 发布会前就开始抢单,目前手头有 20 多台锁单车能在八月前提车。二手市场在新车正式上市第二天,转订单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标准版车型转订单价格大概在 2000—5000 元,Max 版准现车转单报价都在 2 万以上,因为 Max 版车型价格贵且准现车提车快,1—5 周就能到。不过,Max 版准现车价格较高,市场处于试探阶段,转单费尚不明确。
从国内某二手平台来看,小米 YU7 转单帖子不少,但公开走平台的转单成交记录初期较少,截至 4 日傍晚也仅有 8 单。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稳定以及产能进一步释放,转单费用逐渐降低,同一家二手车行的 Max 版准现车转单费从上市第二天的 2.1 万降至第四天的 1.5 万,还推出 “选择按揭付款则不需要付额外转单费” 的政策,按揭付款月利率为 4.16%,贷款期限 5 年,2 年后可提前还款。
此前小米 SU7 也面临类似情况,2024 年上市时因产能不足,黄牛炒作导致消费者被迫加价购买二手车。一年后,小米 SU7 在二手车平台的价格约为 18.49—32.98 万,新车上市指导价为 21.59—29.99 万,折损率不高,保值率较强。有消费者购买小米 SU7 标配版时,通过按揭支付一年,额外支付了 2000 元提前提到车。对于黄牛行为,小米销售认为这也变相说明小米汽车受市场欢迎,“如果买了小米汽车,之后不喜欢,转卖也不会亏很多,甚至还可能赚”。
产能问题:最大的挑战
小米 SU7 的成功和 YU7 的火爆是现象级的车圈事件,高盛在 6 月 27 日的最新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对小米 YU7 的追捧超过预期,其销量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小米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也让友商们坐不住了,智己、蔚来、极氪等品牌纷纷对下定 YU7 的客户推出 “定金报销” 或其他优惠政策,甚至专门制定针对小米 YU7 的 “拦截应对话术”。
然而,真正阻碍小米汽车发展的是其自身的产能问题。产能不足一方面助长了黄牛气焰,扰乱正常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小米销售表示,来店用户最大的顾虑就是提车时间太长。雷军也在返场直播中表示会努力提升产能,恳请大家耐心等待,还称如果着急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其实都很不错。
根据小米汽车 APP 显示,现在下单小米 YU7 标准版,锁定订单后预计要在 50—53 周后交付,将近一年。上海区销售称,已锁订单中会有一定退单,但无法保证现在下定的客户能在一年内提到车。
雷军提到年初计划年产 30 万台,现在已调高至 35 万台。销售也表示,目前一期工厂月产量能达到 3.5 万台,7 月份二期工厂投产后,两个工厂每月产量累计能达 5 万台,后续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高盛报告也验证了这一点,指出小米 YU7 的强劲需求将使小米更坚定地执行产能扩张计划,一期工厂年产 30—35 万台,预计二期工厂在今年下半年能完成 10 万台生产量,2026 年做到和一期工厂相同产能。此外,有消息称小米汽车三期工厂也将在今年年底完工,届时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小米 YU7 的火爆让人们看到了小米汽车的巨大潜力,但产能问题如同一道坎,能否顺利跨越将决定小米汽车能否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相信小米汽车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