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下眼健康危机:不可逆损伤正在发生

日期:2025-07-24 21:15:19 / 人气:18



近年来,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发,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9℃,创下新纪录。伴随气温攀升,气候变化不仅引发热浪、洪水等极端天气,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到2030年,气候变化每年可能导致约25万人死亡,健康损害成本高达20亿~40亿美元。而在这场危机中,一个关键器官——眼睛,正遭受着被忽视的严重伤害,且许多损伤几乎不可逆。  

一、气候变化:眼健康的“隐形杀手”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西班牙一项为期10年的调查显示,每年最高平均气温每升高1℃,每10万居民中白内障病例增加371例,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农业地区15至49岁人群患病率甚至超过60岁以上人群。我国研究也发现,经历热浪和寒流较多的人群,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显著更高;乌鲁木齐的调查显示,日平均气温超过28.7°C时,结膜炎发生率比10.7°C时高出约16%。  

气候变化对眼健康的危害涉及从外到内的多个部位,从急性炎症到严重视力损失。气温升高会导致视网膜脱离风险增加,低温可能诱发干眼症、结膜炎;极端气温和天气事件会引发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和翼状胬肉;干旱导致的粮食短缺还与营养性视神经病变相关。  

二、根本原因:高温与污染的双重打击

气候变化通过多种途径危害眼健康。高温引发中暑,破坏眼的天然防御系统,导致活性氧(ROS)积聚,破坏晶状体蛋白,引发白内障。大气臭氧层损耗使紫外线辐射(UVR)水平升高,急性暴露导致角膜和结膜细胞损伤,长期暴露则改变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增加黄斑变性风险,还可能诱发皮肤癌。  

空气颗粒物和污染物(如PM2.5、PM10、一氧化碳等)通过慢性炎症途径影响眼健康,损害泪膜质量,引发氧化应激和高凝状态,导致视网膜细胞损伤、视力下降,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引发青光眼。此外,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导致营养素缺乏和眼部感染风险增加。  

三、脆弱人群:儿童、孕妇、老人首当其冲

儿童户外活动多,但缺乏保护意识,且对营养不良和生活条件恶化更敏感,眼健康面临严峻威胁。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和免疫抑制,更易发生眼健康损伤。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泪腺功能下降,角膜敏感性降低,晶状体弹性减弱,适应能力弱,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有眼科基础疾病和系统性疾病的人群,气候变化会加重病情。户外作业人群因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风险更高。  

四、防护指南:从日常习惯到定期检查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眼健康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佩戴防护装备: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和宽边帽,减少紫外线对眼睛和眼周皮肤的伤害。  
2. 改善室内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降低环境变化的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  
3. 减少屏幕使用:设定屏幕使用时间限制,采用“20 - 20 - 20”法则,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缓解眼疲劳。  
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多喝水、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远离烟酒。  
5. 多眨眼:减少泪膜蒸发,防止眼睛干燥。  
6. 定期眼科检查:50岁以下健康人群每2 - 3年检查一次,5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7. 管理基础疾病:有眼科基础疾病和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病情监测和控制。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节约能源、绿色出行、减少浪费等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源头上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眼健康和环境。  

极端高温下的眼健康危机已敲响警钟。我们必须重视气候变化对眼睛的影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尤其是保护儿童、孕妇、老人等脆弱人群。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眼健康问题的发生,守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