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做传说中最难被AI替代的“水管工”(上)

日期:2025-10-31 09:23:37 / 人气:2

"访谈加拿大真实技工是我一年前就想做的事情,但是缘于懒、小社恐,最主要还是懒的原因,迟迟没有启动。今年突然牛马细胞再次活跃,我计划马上行动起来,拿起去年买的设备,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采访要素,甚至在没有跟受访者正式预约的情况下,就这样进行了第一次访谈。
我的第一位受访者MJ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位80后爸爸,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出国之前在国内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在跟他们家庭的日常接触中,我可以感受到独属于上海人的腔调,他的家既整洁又干净,吃穿用度都很有讲究,每次去都会给我们手冲咖啡,咖啡豆都是国内运过来的。我们的对话是在他居家办公的房间内进行的,房间整洁有序,文具档案被归纳和分类,细致程度让我这个一贯自称喜欢收纳的办公室白领都表示服气。
光凭这些,你很难想象他与蓝领技工有什么关系。但其实,他已经完成了两年的本地技校学习,是一位正在学徒期的水管工,目标是最后拿到加拿大永居身份。说他是水管工,目前还并不十分准确,看完他的自述,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我这样说。
管道工或水管工,在英文当中有不同的对应名称,彼此之间有交叉,技能通用但又时有不同。大家对水管工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尤其近两年AI的爆发,职场根基和招聘逻辑被颠覆,“什么职业最难被AI替代”这个问题最近这一年一直都是热点,其中水管工(Plumber)绝对是榜一大哥。
77岁的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在今年的一档播客节目中,主持人问他:
“在这个AI可能取代人类的大时代,你建议年轻人学什么?”
他的回答是:“去当水管工。”
他并不是在开玩笑。
可是水管工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在加拿大,如何通过技校学习并成为一名水管工学徒,以及水管工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在这次访谈之前,就连业内人士的我,也并非全然清楚。
我第一次听说北美的水管工,是上大学时看美剧《绝望主妇》里那个“勾引”主妇的帅气水管工Mike,好巧不巧跟我们今天主角的名字很像。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水管工在国外这么吃香,哈哈哈。感觉这段暴露了年龄。
带着这样的情节和缘分,我将水管工这期内容,作为我栏目的第一个正式开篇(很早以前我发过一篇讲钣金喷漆的文章,不算是访谈。详见《在加拿大,钣金喷漆师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蓝领工作经验的土生土长的上海土著老板,如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出自己的异国蓝领之路。
我也想把这期节目作为一个礼物送给我这位既胆大心细,又靠谱踏实的朋友MJ,希望他和家人能够早日实现他的加拿大梦想!
原本我幻想着把这期做成声音节目,但是因为对话内容太多,素材太长,而我的剪辑技术以及业余时间实在有限,所以暂时以文字部分发出内容,待后期我学好了剪辑技术,再整理出音频内容。
关于节目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的主角MJ登场。
以下是访谈稿件整理精简后的内容,因为整篇稿件文字篇幅很长,且包含大量MJ提供的图片,因此分两期发布,以下是第一部分内容:
一、一个突如其来又大胆的决定
我的英文名是Michael,这个名字是我小时候自己取的。当时我很喜欢篮球,尤其喜欢迈克尔·乔丹。来到加拿大后,老板和同事会叫我“MJ” 。
我来到加拿大已经三年了,那是在2022年。在此之前,我们在国内有自己的生意,生活轨迹清晰,从未想过要出国。当时我们甚至已经开始为孩子物色上海的私立国际学校。
促使我做出改变的,是2022年的全球疫情影响,家里经过商量决定,为了不耽误小朋友的正常学业,决定尝试移民。当时我就说:“干脆我先出来,给我们一家找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吧。”就这样,我买了张前往加拿大的单程机票,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在家里“闷”着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视频。当时加拿大很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做卡车司机(Truck Driver)。当时的信息告诉我,开一年卡车就可以拿到移民资格。那时候我的想法比较单纯,因为信息有限。
2022年6月29日,我持着旅游签证抵达加拿大。人生地不熟,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我在温哥华入境,告诉边境官员我是来旅游的,并准备前往美国,以免他们因为当时中国的疫情新闻而有过多联想,影响入境。
我从温哥华飞到多伦多,半夜一两点钟提了车。当时租车非常贵。用Google地图导航去酒店时,我选择了407高速。我当时想,哪个快走哪个,收费就收费了。但与国内不同,407高速上没有收费关卡。我误以为它可能不收费,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我天天开车走407。最后,是租车行收到了账单,并扣了我一大笔费用。
最初的两个礼拜非常紧张,我必须在这段时间内解决找房子和买车的问题。
二、卡车司机之路:从速成到放弃
出国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知道旅游签可以在加拿大考驾照。我提前在国内办理了驾照公证翻译件和两年以上驾龄证明。这些是考取商用卡车驾照(A License)的必备条件。
一落地,第二天就联系了多伦多的一家华人驾校,交钱上课。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考出了卡车驾照(第一次没考出来)。大多数人其实在一个月内就能考出来。但这其中也存在问题:驾校是速成班。很多学员在对加拿大的交通规则,比如停牌(Stop Sign)、红绿灯大转小转等概念还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已经开着卡车上路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吐槽多伦多的卡车司机,因为出事率很高。
三、命运的转折:决定“捏着鼻子”读水管工
就在学习卡车的这段期间,我认识了一些已经拿到永居身份(PR)的同学。他们向我指了一条不同的路:“旅转学” 。他们建议我不如去读两年书,这样就能拿到三年毕业工签(PGWP)。这样一来,身份名正言顺,我也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移民。
我的目的就是为了移民,而不是一个单纯以工作为导向的规划。
我听从了建议,找到中介办理旅转学。交了费用(包括中介费、语言学校速成班费用和学校定金),2022年11月递交申请,在2023年1月份拿到了学签。
在办理学签的过程中,我已经决定不会继续留在安大略省,而是去一个偏远省份,以获得更好的PR机会。综合考虑了移民政策和天气,我最终选定了哈利法克斯(Halifax)。
我于2023年1月拿到学签后,就开始联系哈法这边的社区学院。我的第一志愿是IT相关的专业,但所有的计算机课程都排满了,我被放在了候补名单(Waitlist)上。
我等得很心急,想着必须在九月份入学。到了1月10号左右,我再次查看课程列表,发现整个IT校区只剩下一个专业有空位,叫做“Pipe Trades”(水管工/管工)。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到掏下水道的场景,感觉很恶心。但转念一想,为了移民,捏着鼻子也要忍了。而且,我也听说水管工这个行业在国外挺挣钱。我把Pipe Trades设为第一志愿,提出了申请并支付了100块加币的定金。
2023年2月底,我从多伦多开车前往哈利法克斯。就在我入住蒙特利尔附近宾馆的当天,我收到了学校发来的“有条件入学通知”,并缴纳了100加币的押金,确认正式Offer。
四、从卡车到技工:确定性的价值
选择旅转学并碰巧进入技工(trades)行业,放弃卡车司机,对我个人的实际情况而言,事后想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卡车司机虽然挣钱多(长途long haul卡车司机税前平均月收入一万加币左右),但非常辛苦且危险。大多数新手需要两人一组(Team)不间断地驾驶,一人开12小时,另一人在后面睡觉。由于车厢一直颠簸,根本睡不好。加上冬天路面很多暗冰(上面一层薄薄的积雪,下面是厚实的冰层)非常危险,我认识的两个同学在2023年冬天都翻过车。
我最终走上了一条技工道路。
我开始逐渐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毕业后需要学徒生涯,最终目标是拿到“红印章”(Red Seal)认证。拿到红印章后,你就成为有资质单独接活、可以独立负责项目的人,基本可以在整个加拿大横着走,哈哈哈。
这种技工路线的确定性,对我这种需要为未来做规划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对我而言,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知道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比盲目迷茫要好得多。现在“旅转学”政策已经收得很紧,我的这段经历是在信息不对称和政策变化前的背景下,靠着一个念头、一点运气和信息整合后,不断摸索做出的一个个选择,现在看来都是正确的。
五、融入课堂:从格格不入到坐第一排
拿到学签,我进入了Pipe Trades(水管工/管工)专业。第一次走进教室,我感到非常紧张和格格不入。我们班级的同学清一色是加拿大本地高中毕业生的小年轻。我已经有自己的小孩,年龄不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总觉得自己很突兀。
图 | MJ提供。MJ的同学都是高中毕业生,还有女孩子。最下图切割金属的也是女生。
但我很清楚,接下来的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必须想尽办法去融入。为了能够听懂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强迫自己改变以往的习惯,逼着自己坐在了第一排,从言行上克服心理和语言的障碍。
最大的挑战是语言。我以前在国内是做电子产品销售的,现在一下子接触的却是各种工业领域的东西。我的老师特别强调:如果有一个单词不懂,一定要问清楚。他解释说,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概念的理解必须是精确(Accuracy)的,而不是模糊的。很多专业词汇,即使字面翻译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必须完全吃透它。
六、学习内容:从图纸到实操
我们技工专业的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和具体。它分为两大块:
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主要有蓝图课,数学课,建筑结构课,材料学课,锅炉结构课,液态加热系统课,工具和设备,配件大全,焊接操作与原理,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排风系统等一系列课程,每个课平均每两周一个小测试,每个月会有一次考试。
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新的学习,每个人都需要直面挑战,哪怕加拿大本地学生,理论课也是学得非常辛苦。
图 | MJ提供的他的学徒工时本。
以看图纸举例。我们学习了各种水力图、建筑图以及系统图。如何根据图纸规划出一条供水管道,或供暖系统应该如何布局,如何安装,在哪里设置阀门和接口。这相当于让我们的思维从零开始,培养出技工的逻辑和规划能力。
图 | MJ提供。MJ自己绘制的简单的锅炉项目图。
第二部分是车间实操:这部分主要是在操作车间(Workshop)完成各种项目(Project)。
图 | MJ提供。学校的操作间。
整个2年学习,我们有一半时间是在操作间度过的,根据教学要求完成30个左右大大小小的项目,有的是个人完成,有的是小组一起合作的。
第一年的项目是让我们学会使用行业内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工具和设备,而第二年的项目就主要是各种工业场景的模拟和演练,譬如说根据图纸打造一个卫生间的给排水系统,并且每个人打造的排水系统能够按照工业标准连接并连到大楼排污系统里,又或者根据图纸打造一个工业管道系统,消防喷洒系统,家用锅炉和冷热循序系统等等,当然我们必须学会电焊和气保焊,所以我们也有很多焊接项目(welding project)。
图 | MJ提供。卫生间实操项目。
图 | MJ提供。实操项目。
图 | MJ提供。他们在做焊接项目。
这种学习模式完全是以项目为导向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七、老师的背景与技工的确定性
我的老师,他的背景非常鼓舞人心。他大约六十岁左右,曾经年轻时是大学本科毕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后来他转型成为一名水管工,积累了大约二十年的工作经验,然后才来到社区学院教书。
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学院技工老师薪资是很丰厚的,据说时薪能达到80加币。如果是正式员工,即使学生暑假放假不用上班,学校也会继续发工资。这说明他们的待遇非常好。
这种明确的职业路径和高回报,让我意识到技工行业的确定性。对于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普通的本地白人家庭来说,他们的首选就是College,因为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好工作。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他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确定性,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
八、三次实习:拿到工作机会
我的专业为期两年,设置了三次实习(Work Term):
第一次实习:在入学两个月后(大约11月份)进行,时长一个星期。这是不带薪的,主要是让我们了解行业和公司。
第二次实习:在隔年的3月份进行,时长两个星期。目的是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体验。
第三次实习:安排在第二年课程全部结束后的4月下旬,连续五个星期。这是毕业前最重要的一次实习,也是最佳的就业机会。
我的最终工作就是通过这最后一次实习直接拿到的。我在实习的第三周,Workshop的经理就跑过来对我说:“我们对你没有任何问题,你被雇用了”。我当时非常激动。
(未完待续)
"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