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又该迭代了
日期:2025-06-23 15:33:30 / 人气:20
一、于正的创作周期:爆款后的“配方重复”与迭代
于正是内娱极具特色的“剧作者”,其创作风格和周期十分明显。总在一部爆款之后,沿用相似配方,如同端上“过期食材加重佐料”的作品,直至观众避之不及,他才收手回炉、闭关迭代。当人们以为他彻底“flop”时,又会突然推出时髦新鲜且充满用户思维的佳作。

仅2010年以后,于正就经历了三个创作周期。以《宫锁心玉》为代表的“阿宝色阶段”,色调饱和、剧情狗血、收视优异但争议十足,诞生了《美人心计》《陆贞传奇》《笑傲江湖》等爆款,不过过火风格和机械重复使口碑下滑,2014年《宫锁连城》侵权案成为转折点,于正剧被电视台抛弃转入网播,进入沉寂期。
2018年《延禧攻略》让于正迎来第二个创作巅峰,即“莫兰迪时期”,但这次魔法失灵更快,《皓镧传》《烈火军校》《鬓边不是海棠红》最多热播,《尚食》《玉楼春》《当家主母》中,莫兰迪色还被观众吐槽为“性冷淡”“丧葬风”。
当下正处于第三阶段“长剧短剧化”,以《墨雨云间》为开篇,《五福临门》有热播成绩,《临江仙》则高开平走,有人认为于正黔驴技穷,也有人觉得他短剧看太多。
二、《临江仙》的问题:“情感悬疑”玩脱与叙事混乱
(一)“情感悬疑”套路玩脱
长剧短剧化的重要抓手是情绪,《墨雨云间》第一集就让吴谨言被“type - c老公”活埋,情绪拉满。而《临江仙》一上来就很悬疑,让观众感觉曾舜晞和白鹿有过节,但于正藏着掖着不交代。
《临江仙》讲述花如月和白九思(曾舜晞和白鹿饰)相爱相杀的仙尊故事,两人法力此消彼长,互为仇敌多年后相爱,扮成夫妻下凡渡劫又交恶,经历诸多波折,如封印法力、偷袭镇压等。然而,于正把男女主婚恋之事拍得像悬疑片,却玩脱了。剧情迂曲晦涩,半小时都难以弄明白前十几集剧情,观众耐心被消磨。
更糟糕的是,在两人的爱情博弈中,没有常见的情感冲突元素,而是进行天道循环的理论之争,如关于“要不要救凡人”,白鹿是干预派,曾舜晞是无为派,两人的攻辩环节虽精彩,但不符合恋爱常理,让观众难以代入。
(二)叙事结构混乱如“克苏鲁怪物”
《临江仙》想拼凑各种元素,却暴露出短板,像拼胳膊接腿的“克苏鲁怪物”,没有主心骨。剧中亲情、爱情、友情、杂技、小品等元素杂糅,白鹿飞升前的人间宗门生活如春晚小品,势利弟子拜高踩低;上天后,白鹿和曾舜晞的“无性婚姻实录”乏味禁欲,白鹿被抢婚后还遭冷暴力。
此外,剧中还穿插原生家庭创伤情节,樊凌儿和她爹张百乔吵架,全是父亲愧对妻女的戏码,让观众感觉神仙也精神内耗。叙事结构混乱,时空设定和逻辑被无视,像AI于正梦见VR红果,每个小故事都能随意跳转,如同“超链接”,让观众难以理解剧情走向。
三、过度反转:反套路不等于反人性
短视频流行的超级反转内容,在《临江仙》中被过度使用。反转多到让剧情不可信任,观众无法沉浸代入。比如净云宗核心弟子实力与扫地做饭的人设反差,樊凌儿看似要杀白鹿实则是好姐妹等反转,缺乏情节铺陈和人物心理行为逻辑支撑。
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型理论中,《临江仙》剧情推动靠“反转”而非人物自我达成的动线,导致叙事动力枯竭。虽然有部分反转如师尊于荣光的立场转变较为合理,但大部分时候观众搞不清男女主立场,削弱了仙侠剧题材本身的魅力。
四、于正的未来:周期律下的迭代期待
长剧创作对短剧的取经,有些元素如情绪共鸣、节奏轻快可以学习,但“不停反转”难以直接拿来主义。不过,于正虽常与网友对线、给竞争对手剧倒油,但内心还是从善如流的,他只是表面嘴硬。相信在创作周期律中,于正不会一直“难看”下去,未来或许会带来新的惊喜。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正在热播的五部电视剧,《以法之...06-30
- 最后一集飙到 9.2 分,这无疑就是...06-30
-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发文...06-30
- 《我的阿勒泰》白玉兰最佳电视剧...06-30